太和县多措并举打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组合拳”
2021-12-23 17:21:59

太和县坚持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作为保障民生、促进社会稳定的重要工作来抓,围绕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统筹各方力量,多措并举,积极推动新时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协调机制“转”起来

一是成立工作机构。2019年3月,在县民政局机构改革时单独设立儿童福利股,走在了全省的前列。2021年3月,将“太和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联席会议”“太和县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更名为“太和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成为阜阳市首个成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的县(市、区)。2021年3月、2021年9月分别组织召开会议,明确强调了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制定了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分析研判当前未保工作形式,明确对策,确保各项工作抓实抓好。

二是强化部门联动,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各成员单位立足自身职能范围,细化工作措施,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出台了《关于对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共同犯罪案件实行分案办理的规定(试行)》,就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及时对相关单位进行检察建议,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形成了一套典型经验做法。成立了县学生安全工作委员会,明确成员单位及职责,强化对全县学生安全工作的领导。

保护平台“搭”起来

一是动态管理信息系统。依托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管理系统,及时录入留守儿童信息,建立县、乡、村(社区)三级儿童工作台账,摸清各类困境儿童群体底数,确保每名困境儿童登记在册。每季度更新系统数据,动态管理。

二是建设整合活动场所。依托镇、村两级综合服务中心设施,建设342个“儿童之家”,统一挂牌,充分发挥其儿童关爱保护前沿阵地作用,为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开展未成年人关心关爱活动提供场地。

三是成立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2019年底,县救助管理站加挂县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牌子,增加编制3名,负责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遭受监护侵害、暂时无人监护等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寻亲等职责,保障其合法权益。

关爱责任“扛”起来

一是加强基层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力量。全县共有儿童督导员32名、儿童主任310名,在县民政局经常性培训、督导下,动态掌握困境及留守儿童监护情况,指导监督家庭依法履行监护责任,开展关爱保护行动。2020年12月,安置90余名退役军人专项岗位人员为乡镇中小学校未成年人保护专干,民政局儿童福利股派专人对其开展学校保护、强制报告制度等培训,确保未成年人在校期间得到更加细致的保护。

二是落实定期走访制度。建立留守儿童走访排查乡镇主要负责人、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三级承诺制,指导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对孤儿和留守儿童进行季度走访,及时更新台账数据和信息系统。按照省市要求及时安排各乡镇对“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中农村留守儿童信息进行认领和完善,建立“一户一档”;组织对建档工作进行全覆盖督查,并将此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督促镇、村(社区)做好资料归整等。疫情阻击战期间,要求儿童主任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对辖区内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和社会散居孤儿进行排查,了解其基本生活状况,为其纾困解难。

三是精准排查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修订完善《太和县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实施办法》,对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基本生活保障标准、申请流程、审核审批、监督管理等程序作出明确规定。不断创新认定方法,按照“精准排查、精准认定、精准保障”的要求,采取“政策找人”的方法,通过与县残联等部门进行数据比对,短时间内将31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保障范围,落实了“该保障的一个也不能少”的原则。

四是规范开展收养登记工作。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管理办法》等规定,通过购买服务方式,与合肥市友爱社会工作评估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引入社会力量开展收养评估工作,依法开展收养登记。近三年,办理收养登记18例,为符合条件的儿童找到适合其发展的家庭。

政策宣传“讲”起来

主动贯彻新理念,适应新形势,广泛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印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致全县留守儿童家长的一封信(儿童防溺水知识宣传)”等资料,分发至各乡镇、开发区、中小学校,在全县范围内广泛进行学习宣传。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中,面向各乡镇民政工作人员,就儿童主任履职、保障政策等进行宣讲;组织全县各中小学校5万多名学生和家长,观看民政部儿童关爱保护公开示范课,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技能,帮助家长更好履行监护人责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到太和县专题调研儿童福利工作时,对各项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

社会责任“聚”起来

一是牵头开展关爱慰问活动。联开展困难留守儿童、特困学生走访慰问活动,为441名困难留守儿童、特困学生每人发放慰问金500元;联合阜阳市“三留守”协会等社会公益力量,到乡镇学校开展关爱行动,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氛围。

二是坚持开展公益助学活动。连年开展“福彩助你上大学”活动,按照每人5000元标准,近年来共资助孤儿、低保家庭、贫困家庭学生134人,发放资金67万元。落实民政部“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项目,3年来,为55名符合条件的孤儿发放助学资金55万元,切实保障了孤儿平等享有接受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


上一页:省医药设计院组织企业考察团到太和县考察参观.. 下一页:陈建华实地调研县委党校新校区选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