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南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为尽快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实现2020年贫困县脱贫摘帽,19.7万名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阜南县委向全县90个贫困村216个非贫困村派驻第一书记。马峰就是其中一员,2018年10月任于集乡洪岗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
从到洪岗村的那天起,马峰就抱定一个想法,“要干就干好,就要发挥作用,让洪岗村真正有变化。”
心系发展,洪岗村变美也变靓了
两年来,洪岗真的变了。贫困户192户435人,脱贫191户431人,贫困发生率从9.39%下降至0.026%。新修水泥道路69条共7088米、安装路灯170多盏、新栽树木1200多株、改水改厕348户、新建公厕4座、清理沟塘26000多平方。特别是改建扩建村室和村室广场,完善为民服务中心、残疾人工作站、农家书屋等服务功能,在村室广场和四塘农民公园安装了健身器材和乒乓球台,极大地改变了洪岗村的面貌,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件件好事实事,办到了群众的心坎里,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明显增强。群众通过微信、抖音等多种方式对村里工作高度评价、对村里变化交口称赞。
外出打工的村民乔如标感慨地说:“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没想到家里变化这么大、这么美。”
心系百姓,让扶贫工作做得更细、更实
“习近平总书记叮嘱我们扑下身子、沉下心来,实实在在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为贫困乡村带来新变化。总书记的话一字一句我都默默记在心里。老百姓期盼的,就是我们扶贫工作队该去做的”马峰这样说道。
马峰牵挂最多、走访最多的就是洪岗村这192户贫困户。厚厚的5本扶贫日志,不仅记录着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还有“工作小记”“走访心得”,更有群众的大事小情。
在走访时,马峰总是到群众的卧室、厨房里看看,被子薄不薄、破不破、暖不暖,粮食够不够吃,油盐还有没有,煤气是否安全。他还十分注意对待群众的态度,要和他们轻言细语,要尊重他们,对他们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记录下来,想方设法帮助解决,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做好解释工作。
2018年11月16日,洪三村民组贫困户乔印德,因摔伤造成腿部骨折,出院后一直卧床养伤。走访中,从他老伴的口中得知乔印德摔伤后,儿子、媳妇没来看过,平时也很少来看望后,马峰和包片干部张春燕仔细了解情况,当天下午就去了乔印德儿子家,经过多次说服引导,儿媳妇终于不好意思了,承认自己做得不好,买着东西主动看望老人。
只要村民跟他反映问题,他都坚持做到“凡事有交待,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应,让群众放心”。
同时他请来县农技专家上门服务,组织种养大户到县里开展集中培训、外出观摩。积极引导有能力、有意愿的贫困户养牛、养羊、养鸡、养龙虾、种芝麻、发展大棚瓜菜等,帮助他们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新庄村民组住着一对母子俩,母亲程庆莲83岁,身患多种慢性疾病,儿子张开龙48岁,视力一级残疾,几乎是个盲人,母子俩相依为命。每次马峰到他家,不是帮助掰玉米剥毛豆,就是宣传党的扶贫政策,帮助房前屋后打扫卫生。有一次,马峰到他家,一进门,刚握住张开龙的手还没开口说话,张开龙就激动地说:“马书记又来看俺来了!”
这一天,马峰在工作日志里写道:走访就要走进贫困群众的心里,让他们了解到党的政策,感受党的温暖。
强基固本,让党旗更加鲜艳夺目
几年前的洪岗村“两委”矛盾突出,各项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支部一班人安于落后、不思进取。
面对这种情况,马峰想起了下乡之初,县直工委书记朱伟华的嘱托: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抓党建是工委的优势,要把这个优势发挥好,要发挥好基层支部的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让党旗在扶贫一线高高飘扬。
马峰深知,扶贫工作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关键在于抓好基层组织这个核心。两年来,马峰一直把抓党建促扶贫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他与村党支部一起抓学习,规范党的组织生活,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拓载体,精心策划主题党日活动;强基础,加强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协调上级支持12.9万元对党群活动中心进行改建扩建。培养1名发展对象和5名入党积极分子,为党组织培养后备力量。
在马峰的协调联系下,县交通局机关党委与洪岗村党支部共同开展党日活动,一起重温入党誓词,对革命烈士家庭进行慰问。县乡领导多次应邀来村参加农民夜校或上党课。马峰和县直工委书记朱伟华先后为洪岗村党员上了《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洪岗怎么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等党课。
洪岗村有55名党员,其中有25名年轻党员外出务工经商,给支部工作带来不便。马峰要求要重视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建立完善“支部工作群”,定时推送学习资料,宣传党的政策,提出工作要求。马峰还要求每名党员都要下载“学习强国”应用软件,坚持每天学习。他还强调,学习强国里有新闻联播、有电影、有音乐、有党史故事等,在下地干活、开车、做家务时都可以听听看看。
党员们反映:“这个办法好,我们远离家乡,也能知道组织的要求,听到党的声音”。
通过持续不断抓党的建设,洪岗村党支部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强了。现在,不论是中心村建设、疫情防控,都有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他们组成志愿者服务队,清理垃圾、打扫卫生、看守卡点、宣传防疫知识,带头捐款捐物,关键时刻,党员真正成为建设洪岗的中坚力量,成为群众的主心骨,有力促进了疫情防控和各项工作的开展。
狠抓关键,让文明新风树起来
“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倡导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
马峰了解到,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村民文化娱乐生活也很单调的情况。他主动联系县文旅体局帮助在村室广场和四塘村民组安装健身器材和乒乓球台。又从县文化馆请来舞蹈老师,到洪岗村教跳广场舞。现在,早晨和傍晚在村室广场和新庄村民组都能看到群众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的身影。
为让村规民约入脑入心,自觉履行,村“两委”对清洁文明户、孝老敬亲典型大力表彰。近年来,表彰清洁文明户145户次,好媳妇好婆婆20名、爱岗敬业6人、最美脱贫户8户,最美保洁员10人、孝老敬亲7人。成立党员和贫困户组成的“人人动手、清洁家园”志愿者服务队,开发46多个公益岗位,让贫困群众体会到付出就有收获的道理。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马峰一刻没有忘记。他说,第一书记,就是党撒在农村基层的种子,要在扶贫一线生根发芽、绽放光彩。